2006年12月17日星期日

永别了,白鳍豚

13日,一个由中国、美国、英国、德国、瑞士和日本6国科学家组成的联合调查组遗憾宣布,经过为期38天的联合寻找,在中国的长江中未发现白鳍豚,生存了2500万年比大熊猫数量更为稀少的白鳍豚可能已成为被人类“灭绝”的第一种鲸类动物。[via]




白鳍豚











白鱀豚又称白鱀鲸白鳍豚白鱀白旗白鳍白夹江马等,学名Lipotes vexillifer,是一种淡水喙豚科动物,仅产于中国长江流域,种群数量极小,估计已不足50头[1],是世界上仅存的五种淡水豚类中数量最少的一种,被称为“水中的大熊猫”,为中国国家一级野生保护动物。在2006年12月13日的野外调查失败后,这个物种被认为很可能已经绝种,就算有任何个体仍然生存,其数量也很难维持延续族群[2]










目录


[隐藏]






[编辑] 早期历史



根据化石记载,白鳍豚于两千万年前由太平洋迁徙至长江。中国两千多前的古籍《尔雅》中,亦有对白鳍豚的记载。估计在中国曾经有5000头[3]之多,有长江女神之别称[4]





[编辑] 分布区域



白鱀豚曾广泛分布于长江流域,但长期以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影响,其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分布区域也在逐渐缩小。



历史上,白鳍豚曾广泛存在于长江流域的洞庭湖鄱阳湖湖区,在长江中的分布最远至三峡地区葛洲坝上游35千米处,至上海附近的长江入海口都曾有发现。然而,到20世纪90年代,白鳍豚在洞庭湖与鄱阳湖湖区已经绝迹,在长江中分布区上限也已移至葛洲坝下游170千米处的荆州附近,下限缩减更为严重,到南京附近就已踪迹罕至,在1997年1999年的观测中,在南京下游临近的江阴以下就从未再有发现。在最近的几次观测中,其分布主要限于长江流域洞庭湖至铜陵段,重点聚集在3个区域,铜陵段、鄱阳湖段和洪湖段。白鳍豚最后一次的发现是2004年在长江南京段发现的搁浅死去的白鳍豚。





[编辑] 身体特点



白鳍豚身体呈流线型,身躯呈纺锤形,体态矫健优美,成年白鳍豚一般体长约2.5,体重100至200千克,雌兽略小于雄兽。至2006年为止,已发现的最大雌兽体长253厘米,体重237千克而已发现的最大的雄兽体长216厘米,体重125千克。



白鳍豚皮肤光滑细腻,富有一种特殊的弹性,原理与竞赛式游泳衣着中使用具有弹性的尼龙织料相同,能够减少在水中快速游动时身躯周围产生的湍流。它的尾鳍扁平地分为两叉,两边的胸鳍呈扁平的手掌状,背鳍呈三角形。这四鳍给白鳍豚提供了优良的水中游动的方向与平衡的控制力。再加上光滑高弹性的皮肤与流线型的身躯,白鳍豚在逃避危险的情况下可达每小时60千米的游速。平常它保持着每小时10至15千米的游速。



新生幼体体色略深,成年白鳍豚一般背面呈浅青灰色,腹面呈洁白色,在阳光的照耀下尤其光亮。水平伸展的鳍肢尾鳍上下两面分别与背面和腹面同色,这样的颜色分布恰好与环境颜色相符,当由水面向下看时,背部的青灰色和江水混为一体很难分辨,当由水底向上看时,白色的腹部和水面反射的强光颜色相近也很难被发现。这使得白鳍豚在逃避敌害,接近猎物时,有了天然的隐蔽屏障。



白鳍豚吻突狭长,伸向前方,约30厘米左右。其牙齿密密麻麻地排布于上下两边,共130多颗圆锥形的牙齿。前额呈圆形,向前隆起,好似照相机中聚焦的透镜,所以被称为“额隆”。这是白鳍豚发音器官最重要的部分。呼吸孔或“鼻孔”位于头顶的左上方,呈小长圆形,启闭自如。平常白鳍豚会每隔10至30秒钟突出水面换气一次,在换气过程中会发出“噗哧噗哧”的响声。



白鳍豚的眼睛位于角的后上方,小似绿豆。外耳廓已经消失,耳孔仍存在,但小似针眼并且闭塞不通,是一种痕迹器官。因为白鳍豚长期生存于长江的浊水中,它的视觉听觉均退化严重。在水中主要以发射声纳接收信号来识别物体。白鳍豚的上呼吸道有着三对独特的气囊与一个形似头的喉咙,但是因为生存于水中靠水发音,所以并没有陆地动物在空气中发音所需要的声带。用特制的水听器
可以听到白鳍豚发出的“的答”“嘎嘎”等数十种不同的声音。白鳍豚发出的声音常为两声一对,发出声音后会安静的等待着回声,从而辨出自己与产生回声的阻碍
的距离和大小,并且考虑是否游向目标。它又会在收到回声后的不久发出新的一对声音,稍候又安静一阵等待回声。第二次回声收到后,它便可以分析出目标游动的
方向与速度。白鳍豚就是这样如人造声纳般的做回声定位。用这独特的声纳系统,它时常还可以在江底的淤泥中捕捉食物。也可以发出耳听不见的高频率音波,与十多千米外的同伴联系。



白鳍豚的大脑面积要比海豚的大。大脑的重量约占总体量的.5%。其中平均一只重95千克的雄豚,大脑重470克,这等重量已接近大猩猩黑猩猩的大脑重量。甚至某些学者认为白鳍豚比黑猩猩或长臂猿更聪明。





[编辑] 生活习性



白鳍豚生性胆小,很容易收到惊吓,一般都远离船只,很难接近,加之其种群数量很少,活动区域广阔,所以在野生状态下对白鳍豚的研究十分有限。



白鳍豚一般为群居,但群居特性远不及与其同属鲸目海豚明显,单个种群数量一般在3至4头左右,多可达9至16头,但也经常发现个别白鳍豚单独行动。白鳍豚经常活动于河流交汇处,尤其喜欢在河流冲积的浅滩区活动,常见其与江豚
起嬉戏。同其他江豚一样,白鳍豚一般主要在白天活动,尤其以清晨和午后最为活跃,经常是几只白鳍豚排成一线,在浅水中以每隔10秒至30秒的间隔频频出水
换气,急速前进,最快可达每小时80千米。其他时间里,白鳍豚相对安静,一般常在深水中缓慢游动,换气的时间间隔也随之变长,最长可达200秒。在夜间,
白鳍豚经常栖息于深水的漩涡中休息,有时会持续在同一地点长达5至6小时。



白鳍豚是食肉动物,可捕食长江中多种鱼类,但一般以体长不超过6.5厘米的小鱼为主,直接吞食,并不咀嚼,食量很大,日摄食量可占体重的10%至12%。



白鳍豚为哺乳动物胎生,雌兽一般在6岁达到性成熟,雄兽为4岁,成年白鳍豚每年发情两次,分别在3月至5月,8月至10月,孕期为10至11个月,一胎一仔,偶有两仔。野生状态下,成年白鳍豚雌雄比例为1:1,但雌兽怀孕率一般仅为30%,自然繁殖率很低。





[编辑] 研究



白鳍豚最早被人们记载于西汉时期的《尔雅》辞书中。郭璞又给《尔雅》添注了更为详细的有关白鳍豚生活习性与形态特征的资料。《古今图书集成》中收有北宋孔武仲江豚诗,诗中的“白鬐”便是白鳍豚,他进一步地与江豚做了比较。时期关于白鳍豚的记载更为丰富详尽。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方旭的《虫荟》和杨承禧的《湖北通志》均描述到了白鳍豚的地域分布、资源数量和其捕捞与利用。在中国的古代文学中,白鳍豚常常当作美丽善良的象征。例如清朝蒲松龄的《聊斋志异》中有慕生与白秋练相爱的故事,其中白秋练就是由白鱼精所变成的女子,心地善良。白秋练就是白鳍豚的化身。



1918年美国学者米勒根据在洞庭湖采到的白鳍豚标本,给这物种定下了学名:Lipotes vexillifer与英文名称:Chinese river dolphin,并把它归入鲸目喙豚科,从此展开了近代的白鳍豚研究工作。1978年9月中国科学院召开了中国首次“白鳍豚科研工作会议”。由中科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声学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南京师范学院生物系集体落实了从形态学生态学生物声学行为生物学与资源保护的角度进行针对白鳍豚的研究工作。第二次“白鳍豚科研工作会议”于1979年12月召开。各个科研协作组交流了一年来的科研成果,同时也有一些来自法国瑞士的豚类专家参与会议。1980年1月12日
位渔民在洞庭湖湖口捕鱼时不料误捕到了一头年仅两岁的雄白鳍豚。捕捞时这头白鳍豚的脖子被捕鱼船上用来把捕鱼网钓上船的大铁钩意外勾出了两个深深的大洞,
那渔民便通知了当地的派出所和医院。中科院的武汉水生所得知消息后赶到了现场,并花费了5小时50分钟的时间,成功地用干运方式把那头受伤的白鳍豚移到了
水生所内的池水中。中科院的人们给这头白鳍豚起了个名字---“淇淇”。随后,中科院特意为这头白鳍豚修建了一个室内大水池,并把它搬进。来观看的人们常
把这水池房称作“白公馆”。





[编辑] 保护状况



1978年中国科学院建立淡水海豚研究中心,作为武汉水生生物研究所的其中一部门。



1992年,白鳍豚成为中国第四届大学生运动会吉祥物,白鳍豚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普通民众的关注。



1996年12月25日,中国第一个以水生动物为保护对象的基金会,武汉白鳍豚保护基金会正式成立,目前该基金会共募集资金138万余元,募集资金主要用于白鳍豚等水生动物的保护、研究工作。





[编辑] IUCN保护状况变更历史








[编辑] 数量急降年表



白鳍豚目前现存数量很难估计,但一般认为目前已经绝灭,或仅有数只个体存活[5],白鳍豚已成鲸目动物最濒危的动物。






[编辑] 濒危原因



白鳍豚数量的逐年减少,除了与其自身繁殖能力较差外,最主要是受了人类活动的影响。



由于围湖造田减少了湖泊面积,修坝阻隔了鱼类江湖间洄游,长江里许多具有半洄游性,在江中产卵,在湖中长大的鱼类,诸如草鱼、青鱼、鳙鱼、白鲢等鱼类受到了很严重的影响,这也直接导致白鳍豚的食物资源减少,生命面临严重威胁。



近年来,长江之上过度繁忙的水上运输、河水的严重污染以及大量水利工程的建设,都在威胁着白鳍豚的生存环境,尤其是各种人类活动造成的噪音污染,对依靠声纳系统进行辨别定位的白鳍豚更是有很大的影响,许多白鳍豚更是葬身于轮船的螺旋桨。



此外,人类捕捉也是白鱀豚濒临灭绝的主要原因。中国在大跃进时期曾经设立了生产皮包的工厂,所用原料就是白鱀豚的皮[7]。尽管1980年代之后保护措施不断加强,但偷猎或误猎现象仍时有发生,许多白鳍豚不敌人类先进的捕捞设备,葬身于此。





[编辑] 参考资料






[编辑] 外部链接







您可以在维基共享资源中查找与此条目相关的多媒体资源:




Tags:

0 评论: